1)第一百七十章 虚因实果果非果_逆行武侠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人之一念,可短于一瞬,可长于万年,可飘摇与天外,可沉坠于地底。

  所谓善恶,皆在这一念之间。

  或许念头起时,想不清楚,念头灭时,仍不明白,但凡念必有因,而此因必源于自身的经历。

  古人曾有争论,人之初,性本善?人之始,或恶焉?其中各有道理。

  风萧萧却认为,经历恶事,易起恶念,经历善事,易起善念,而无论为善为恶,心底的源动力,只为生存。

  例如两人并行,路遇强人,强人要求两人互杀,一人死,一人才得活,结果果然一人活,那么这人手沾血腥,就定是坏人了?

  非也,求生而已!

  不过有这次经历,此人自然比旁人更易为恶,这便是因。

  所以风萧萧在慕容复心中种下一个因,然后静待开花结果。

  他通过“静心诀”之间的那种神秘关联,无时无刻不在虚空之中窥视慕容复的内心,但凡觉得有丝毫偏差,便会隐隐干涉。

  这种干涉,用言语无法形容,是一种精神层面的会悟,或者说是印记,就算他来自现代,并且自身原有感悟,仍然想不明白其中的玄虚。

  凡不明所以,又可行之者,曰道。

  那么这便是一种道,一种能破开禁锢,仰望天地之道。

  慕容复站在一个昏暗的角落中,自言自语道:“这便是爹爹潜身三十载。呆过的少林寺藏经阁了?”,面容忽现狰狞,心道:“又有什么用?最后还不是不敌风萧萧。身死太湖舟上?”

  面色又复平静,想道:“爹爹,儿子必定不负你的期望,复兴大燕!不过首先,孩儿要为你报仇,风萧萧一日不死,儿心一日难安!”

  随手掏出一支火折。扔到了中间的藏经架上,双目中的火光。随着火势而大起,突然呛地拔剑出鞘,反手在砖壁上一阵剑走游龙,写道:“放火者。风萧萧也!”,收剑入鞘,身形缓缓错过渐渐扑腾的大火,径直出门去。

  一片日光斜斜洒过,竟然透过足有一人厚的墙壁,照入藏经阁中,将这一行字彻底映到了书架上、地板上,字迹龙飞凤舞,显得有些斑驳的美感。但这份短暂的美,随即被红通的火舌所吞噬。

  慕容复静静站在门旁,沉思片刻。忽而抬手覆上面巾,一跃上了屋顶。

  谁知数声佛号宣起,或低沉、或高扬、或沙哑、或浑厚,混在一起,却偏偏悦耳之极,好似蕴含至高的佛理。一听便能让人醍醐灌顶。

  待慕容复回过神,才发现身侧突然多了四名老僧。各自占据东南西北角……

  远在嵩山脚下的风萧萧,这时朝少林寺的方向轻轻一瞥,嘴角微微翘起,身形一闪,陡然穿过了挤得密密麻麻的各方豪杰,一下子到了谷口正当中,道:“风萧萧当然在此,谁来受死?”

  此刻的嵩溪谷中人满为患,最深处是不平道人、卓不凡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